第九十二章 老年人之间的话(1 / 2)

基溶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根本就不在乎大家对他有什么看法,说他好也这样,说他不好也这样,依旧我行我素,破破烂烂地过一天算一天。

还别说,他真有好的地方,中河沿三圣巷十二幢楼道里的杂物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楼下四周的杂物也都被他收拾了起来,大家真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小事情,叫一声还能听使唤,要拎个东西,或者甩个东西,一叫就应。

多年的邻居,有点一下子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大家都帮衬着。然而,可怜他,又能怎么样,常人说,救急不救难。

大家在向阳伯伯门前闲聊着,旭东妈回来了,在向阳伯伯门前的板凳上坐了下来,对大家说“老邓这一关恐怕过不去了,刚刚碰到她女儿,说外地医院用救护车把她母亲送回到衢州家里来,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什么毛病这么急着要走,她没说,我也没问。”

梅先妈说“老邓的毛病就是这样,来的急,又去的快,估计能送到衢州来,肯定没有事了,只要这一阵能扛过来就行了,但每发作一次,她身体恢复的机率就越少。”梅先妈说这话,多数也出自一种吉言。

老年人有病尽可能在家里养着,靠住院治疗可能走的更快,人只要进了医院住院病房,医生肯定要例行一番的检查,五脏六腑检查个遍,没有毛病都会弄出毛病来,更何况是年纪老的人了。

淑珍的头又探出来了,说“以前老邓也经历过,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跟梅先妈说的一样,只要能扛到家里来,这一关就能过去,有些医院里的医生主要是怕承担责任,有意把毛病说的严重,这种事情我们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一年前我的一个亲戚因为爬楼梯太急,突然出现了气胸,打了120送到了医院里,经过抢救暂时得到了缓解,医生说应该及时住医院治疗,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他想听医生的话不会错吧,还走后门,托关系弄到了一个床位,住院后就开始全面的检查,老年人,毛病肯定很多,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发现双腿浮肿了,医生说这是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引起来的,想把我亲戚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这我的亲戚就不同意了。家属不同意,医生也无法治疗,医生跟我亲戚进行多次的疏导,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一定要我的亲戚签责任认定书,否则后果由病人家属自己负责。这个责任认定书我亲戚有谁敢签,于是就听医生的建议,送到了重症监护室,想不到,一进去就出不来了,前前后后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人就走了。”

栋君妈说“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医生也不能保治百病。”

淑珍说“你听我说完,还有后来发生同样的一件事,我亲戚的隔壁邻居半年后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在公园里跑步,突然发生了气胸,也到这家医院里看,先到急诊室里进行了抢救,很快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医生也说了同样的话,要治好病必须住院进行治疗。病人自己不同意了,要治疗先在急诊室里,无非就是全面检查吗。医生当然听病人自己的意见,住院治疗跟在急诊室里治疗应该都一样的,医生也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跟我的亲戚大同小异,还都是老年病,双腿也开始了浮肿。医生对病人说,要治疗必须到住院部,因为急诊室里的条件不允许长期进行治疗,这是有相关的规定的,如果不到住院部治疗,急诊室里不能再接受了。病人有了我亲戚的教训,当天就出了急诊室,临离开医生的时候让医生开了一些必备的药,就在家里养着,过了一个月就好了,现在还经常在公园里散步,跑步不再敢了。伟人说过,医生的话信一半。”

栋君妈说“虽然我不懂医术,不懂也只能听医生的了,但听你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愿老邓能挺过来,要走也要在家里走。”

大家在闲聊着,说东道西。

卸梅先从向阳伯伯的后门走了过来,对母亲说“天都快黑了,还不好回家去吃晚饭。”

大家这才意识到,一天这么快就过去,各自都回家去了。

梅先妈到了家里,刚倒了一杯五加皮,还没有开始喝,老木从楼上走了下来,见门开着,就直接走进来了,对梅先妈说“我们大家都约好,这个月底要到童刚家里去吃饭,他的子女从上海回来了,想跟大家见见面,上一次我们没有去上海,算是给我们补上,连他的孙子也从美国回来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