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国良最初的想法(1 / 2)

本来想晚上大家回来之后,和子女说一说这件事情,晚上正好是东门鼓楼街的菊英儿子结婚,大家都去参加婚礼没有到家里来。一夜无事,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国良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了他。

国良说要立一个字据,注明这两万元是他出的。想想这也是应当应分,没有多想,也没有表示置疑,就盖了一个私人专用印章。

这房屋的钱就算这么解决了,国良收了字据就回云溪去工作了,到好晚上,大家都回到了家,他也没有和子女们提起上午发生的事情,不是没有时间说,而是说话已经不清楚了,听的见,而话再也说不出声音,中风瘫痪开始加重了。

杜善,卸善,赛赶忙把父亲送到了急诊室,到了半夜一点钟才从医院里回到了家。在一路上断断续续地和杜善,卸善,赛说起前一天上午国良给家里拿来了两万元钱,说是用来房改,还立了字据。

杜善,卸善,赛,三人虽然早已经听说中河沿三圣巷十二幢要进行房改,而且衢州城里像这样的房屋都要房改的,只有知道正在普查当中,快要开始,还没有真正开始办理。又听父亲说,国良的意思就是能让卸梅先住在家里就行,房屋还是父母的房屋,等兄弟姊妹有钱的时候,在还给国良。钱已经交给了母亲,而且已经立下了字据,再把字据收回来,大家把钱集一集还给国良,这样的做法,一下子就会弄出家庭矛盾,原来大家平时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口角。三个人也没有再说什么,事情已经既成了,再说已经没有必要了,只要父亲的身体能好起来。

过后的一个星期,国良每天都往城里跑,很快就把房屋买下来了,房产证梅先妈只看过一眼,就被国良收藏了起来。

杜善和大姊说起了这件事情,这事应该先问一下家里的老大,兄弟姊妹六个人,她是最艰辛,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和父亲一起到乡下去做生意了,在新桥街上卖米豆腐,到孔家砂石场里去挑砂,结婚成家了之后,每个月还要交家里十块钱,在那时,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卸梅先在小时候,身体就不是很好,父母对她关照的很好,吃力的事情都是老大先做,好吃的东西都让给卸梅先吃。

杜善长大了之后,就顶替了杜梅先。

父亲已经糊涂了,母亲在家里又不太会发表自己的主见,父亲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考虑清楚,杜梅先这么想,就想去问一下国良是什么意思,然而卸叶把她阻挡住了,房产证不是还是父母的名下。大家都知道这么一来,父母百年之后,肯定会给兄弟姊妹留下一些矛盾,以后肯定会有事情要发生,在那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想拿两万块钱来虽然有困难,但借还是能借到的。

这一停一顿一糊涂,中河沿的房屋就这么稍里糊涂地办好了,房产证始终锁在卸梅先的写字台抽屉里,大家想看一下都很难,不到非必要的时候,也不会要卸梅先拿出来大家看看,那张纸条字据上写的是什么内容,房产证上的房主到底是怎么写的。家里人没有就这件事追究下去,只要父母在,谁也别想把父母赶出去,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卸梅先和国良也没有想独占的意思,当时也只是想让自己一家人在城里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女儿和儿子都已经长大了,女儿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在城里的小学里教书,虽然比较困难,但想要在城郊的小学里教书也不是不可能。

ZZ市中心已经向周边的下张,双港以西,花园乡,九华乡外延了,如果能在这些乡里的学校教书,那住在城里,天天到学校里去教书,有专门的公交车直通,就不可能天天到云溪去住。

儿子已经在城里站住了脚跟,天天睡在隔起来的阳台上,冬天还要好一些,在夏天,那阳台上到了半夜还是热气滚滚,无法入睡。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