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 兵船(1 / 2)

送走郑贵妃常洵的三体船在二条护卫舰护卫下向庙岛列岛驶去,这是必然的要出渤海湾只能穿越庙岛列岛,没什么其它选择。

到这时常洵可以专心观察自己这三四年在造船上的成绩,因为这时他乘坐的三体船与护卫舰乃是他此时已经成功建造的最大的运输船与武装战船。

特别是刚建造完成的护卫舰看似船只有二百吨,可综合起来不比三体船建造难度小。因为三体船结构复杂护卫舰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二种船复杂的地方不一样。

三体船的复杂在于左右双翼那梁架要轻巧不占太多空间,又要求强度大不容易。护卫舰要经得起火炮开火震动的结构同样不容易,这不容易也是不可能整个结构太重又占空间。

而且为什么三体船会先造出来?急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在船上设计出火炮快速复位,以及双向射击的技术。

这方面技术乃是力量倍增器,比如这时西方人和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武装商船大多武装十六到三四十门六到三十六磅火炮分二层炮舱。

可惜它们看似火炮不少两边不可能通用或只有首尾两炮可以通用,如此即便是三十六门火炮一侧可用只有十九门,其中三十六磅只有二到四门。

当然这样的武力在大明沿海足够横行了,几十年后郑芝龙庞大的船队对之却是根本无力对战,好在诱之进入狭窄海域用火船战术才将对方打痛了。

可郑芝龙那战术常洵根本看不起,完全只是守门犬的架子,无法到广阔海面与对方武装商船对战算得上什么好汉。而且西方人这时已经有专业战舰,一到三级战舰一百多门火炮,三层炮舱。

和兰人在巴达维亚就有一条三级战舰,只是他们与当地绿教人敌对,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敌对。来大明沿海为了抢这两家的生意,而不是真来砸场子的。和兰人东印度公司为财而来,自不可能彻底与大明死磕才让郑芝龙在大明沿海独霸的。

但历史上郑芝龙安于守门犬不求上进,后来就是仿造了西方人的''夹板船''也是小号的。还有始终守在大明沿海一亩三分地,广阔的南洋、东南亚不去经营。如果早一点经营他后来的形势也会好上不少,进退都有余地。

正是如此常洵第一目标就是对准西方人武装商船,即便是远洋航行暂时差点儿,只要火力上不落下风就可以第一时间确立在大明沿海的霸主地位。

有了第一步第二步还会困难?不过船造大点,火炮造大一些而已。如后来英国人从无畏舰到无敌舰技术上有什么颠覆性进步?不就是马力大些船可以大些、钢板可以厚些、火炮可以粗些而已。

反正战列舰时代就比这个,二万吨级见三万吨级十之八九输了。或者二条对付对方一条才会试一试的,一战时德国人就是船少了连出去对战也不敢,水兵们宁肯造反了。

因为对标西方人武装商船,常洵这时还不可能与西方人比船大与结实,以及火炮数量,他就从火炮快速复位着手,利用后膛炮高射速抵消对方炮多。

而快速复位主要是利用炮架及配备的重力阻尼让炮开火时有较大的缓冲,不至于一下退出太远又失去原来的方位,之后又在重力帮助下自己恢复原来的炮位,如此只要微调一下就可以利用后膛炮高射速迅速再开火。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