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绝户计(1 / 2)

有个外国老头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一个是踌躇满志。

凌若虚刚刚就经历了这两个极端,原本朝廷早已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根本就无药可救了。

经过邬非鱼的分析,发现还没有那么糟,至少可以抢救一下。

他咽了一口口水:“邬庄主,解决完了士子的问题,想必对付那些老百姓,也有好办法吧?”

“嗯,那些所谓草民,其实也好办。”邬非鱼越说越兴奋,颇有点刹不住车的意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谁都懂,但要怎么做,才能算是真正的赢取民心?这是许多皇帝至死都没整明白的一句话。”

凌若虚的老脸上,甚至有了几分谄媚之意:“既然如此,在邬庄主看来,下一步计将安出?”

“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谬论,一个伪命题。”邬非鱼喝了一口茶,润了一下,“说句大不敬的话,无论换了哪个朝代,谁做皇帝,那些乱民揭竿而起的原因只有一个,官逼民反!那些蚁民只要有得吃,有得穿,不至于冻饿而死,就绝不会有人愿意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只要是吃饱穿暖,哪个傻笔还会听别人忽悠,跟着去干那掉脑袋的买卖?”

“关键的一个问题,想要救济那些灾民,所需的粮食物资从何而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凌若虚若有所思,“国库现有的库存,除了支撑官军消耗,可真没有余粮了。”

“这个就更简单了,完全可以吃大户嘛。”邬非鱼看着不明觉厉的他,不以为然的说道,“在下请教王爷,这才闹了一年的灾荒,那么上年生产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凌若虚本能的答道:“唔,应该大部分都是在地主手里,或者是那些不良商贩的库房里,只等时机一到,就能大赚一笔。”

乱世之下,通过囤积居奇,那些冷血的奸商们大发国难财,趁势崛起,实力空前强大起来。

不患贫只患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也加剧了这个社会的撕裂。

这些有钱有粮有人的土豪劣绅,就像是蛀虫一样,对于政权的加速倒台,一直扮演着极为不光彩的角色。

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更迭,这些有实力的士族门阀,始终在推波助澜,祸国殃民。

邬非鱼本来就是一个喜欢雁过拔毛的人,这些豪门劣绅在他眼里,就像是一头头大肥猪,在等着挨宰呢。

“这不就结了!既然知道他们居心不良,那还跟他们客气什么?偷偷鼓动灾民也好,官府出面也行,强迫他们开仓放粮啊。”他微笑道,“巧立名目,巧取豪夺,一向是官府的看家本领,这还用人教么?”

事实上,若是真的遭到了致命威胁,这些狗大户也不是掏不起这点赈灾的钱粮,毕竟比起身家性命来说,浮财终究还是浮财。

若是朝廷真的铁了心要‘仗义疏财’,无论他们同意与否,都改变不了什么。

私人的势力再强大,终究无法跟国家的暴力机关相抗衡。

凌若虚顾不上邬非鱼的讥讽,问道:“若是那些地主商贩奋起抗争,或者鼓动百姓跟着造反呢?”

“若是乖乖顺从,官府可以出面鼓励,给一个虚头巴脑的开明士绅之类的头衔,甚至个别特殊情况,还可以请皇上赐予名号,以示皇恩浩荡。”邬非鱼很干脆地回答道,“对于那些舍命不舍财的土财主,鼓动百姓散其财分其田,尤其是在那些不听话的诸侯辖区,可以把声势造的更大一些,反正乱也是乱了敌人,与咱们无干。”

“对啊,甚至官府也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只需因势利导即可,对于涉案百姓,互相推诿扯皮,最终也就不了了之。”凌若虚眼前一亮,“若是有人因此获利,必定会起到了一个带头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嘿嘿……”

“若是如此谁还敢去造反,那就纯粹是吃饱了撑的了,这样的乱世之下,必须得用重典啊。”邬非鱼轻描淡写的说道,“在下送给王爷一个字的安世真言——杀!”

凌若虚吓了一跳:“可是,就怕杀不胜杀啊。”

“那几股揭竿而起的所谓起义军,除了被忽悠加入的愚民,挑头的都是些什么人?”邬非鱼反问道,接着自己回答,“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就是负案在逃的土匪恶霸,又或是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由这些贪婪之辈驱使着狐疑的乌合之众,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如今老百姓还没被压迫到爆发的临界点,官逼民反的现象并不普遍,更多的只是想要浑水摸鱼的不法之徒。

表面上大家同属一个阵营,暗地里却是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一群缺乏凝聚力的队伍,即便是再多,又能成什么气候呢?

只要有心人稍加挑拨,瞬间就成一盘散沙了。

而那些战力强悍的武修,都在各大势力豢养着呢,极少有人会参与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泥腿子组织。

凌若虚陷入了沉思,他出的几个主意虽然有点见不得光,但却一针见血,直插问题的症结所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