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好友至京理头绪(1 / 2)

景恒写完词令后,给贾蓉使了一个眼色,贾蓉跟出来相送。两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低声密语道。

“恒世叔,这个事把握大吗?”

“蓉侄儿,这世上的事,没有一件事是十拿九稳才去做的,只要利益大于代价,就可以放手一搏。”

贾蓉还在犹豫,“此事事关重大,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见贾蓉还在纠结,景恒索性不跟他纠结。

“蓉侄儿,此事需你出力,也不是一件小事。你索性回去好好考虑,同意,给我去一封信,时机到了我自会联系你。不愿,那就当没发生过,我自有法子帮我徒弟,多费一点事罢了”

“恒世叔,那这个事你一点忙也不帮了吗?”

“我说了,这个事情,我不能直接出手帮忙。”

“是我没考虑周全,我思索两日,再给世叔回信。”

景恒听完,留下在原地思考的贾蓉,先行离去了。

这边,结束了繁忙的打醮活动。一行人都返回各自的府内。

薛姨妈欣喜若狂的把文卷拿回薛家,连忙派人去叫薛宝钗。

“母亲,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薛宝钗看着喜笑颜开的母亲,疑惑地问道。

“我的钗姐儿,是大喜事。恒哥儿给你写了一首词令,写得真好。在清虚观内,不仅老太太说好,各府的诰命夫人和女眷都赞不绝口,都说这词令又要风靡京师了。”

薛姨妈为薛宝钗打开文卷,道:“这首词可以作为咱们两家的聘礼,你跟恒哥儿的事,是定下了。”

薛宝钗红着脸,小心翼翼的凑上前,看着展开的文卷。当看到“怕相思,已相思”的时候,脸上更是红的要滴出血来一般。

读完全词,薛宝钗这几日以来的绝望,焦急与不安统统消失不见。一股喜悦的心情顿时充满了她的心里,她轻轻地抚摸着文卷,望着最后那行小字时,甜蜜的感觉如同崩开的糖浆一般,融化了她的心间,心里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

脑海中,仿佛有什么桎梏被打破一样。脑袋突然变得清明。薛宝钗突然想起什么,跑去后院之前埋藏金锁的地方,发现金锁竟然不翼而飞。

薛宝钗走远前院,看着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母亲,没把这个事情说出来。问道。

“哥哥去哪了,怎么还没有回来?”

“你哥哥说跟琏二哥商议,还没回来呢。”

“母亲,我看恒哥儿倒是可以管住哥哥。总比哥哥跟着其他人出去,又惹出什么事端才好。”

薛姨妈听了薛宝钗的话,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想不到钗姐儿还没出嫁就,胳膊肘就已经拐到景家去了。”

“母亲。”薛宝钗娇嗔道。

“好了好了,我也觉得恒哥儿比贾府和其他府里的子弟们靠谱许多,我过几日去信一封给他,请他过府一叙。”

“母亲说的有理。”

景恒回府后,接待了从北疆赶来京师赴考的好友刘博云。

刘博云大约二十多岁的年纪,瘦高,一张国字脸加上下巴的些许胡须,显得镇静稳重。跟一旁的文哲先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刘博云是景恒父亲手下大将的独子,在与北武的战争中牺牲。一直由母亲抚养,大将军府供养下长大。跟景恒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

景恒笑着把这几个月的事情告诉了他,他们三人便坐在书房相谈。

“文哲先生,都调查清楚了吗?”

“回三郎,这个龚文德是受左向仪的命令,怂恿吴渊,想让我们四疆军府和旧武勋集团起事端。”

“我们与旧武勋根本没有直接冲突,一个是边塞,一个中央。派系明确。”

刘博云摇了摇头,道:“三郎,是今上的年纪大了。若是为太子着相,必须要去除军中的势力。我们四疆军府镇守边塞,今上不想天下大乱,就不会先对我们动手。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