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过度(1 / 2)

同年十二月,台湾岗山一名名为黄教的人领着二百多个百姓造反。

途迪闻讯,传令台湾总兵王巍剿匪,王巍畏敌如虎迁延不进。途迪又令福建提督吴必达。

吴必达领水陆新军一万人跨海横击台湾。黄教不敌领残兵躲往山民之中。

三十四年二月,途迪手令,命吴必达放火烧山,黄教身死。

三月,尽迁台湾之民入安南。台湾作为军事基地被途迪征用。

五月,各省所募三十万新军进驻台湾。同时,西南各省迁民慢慢开始。编户旗民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这个时候,途迪又给乾隆写了一封家信。

“儿臣此番经略西南,深受西洋之船坚炮利之害。尔等夷民,横跨万里,浮海而击。若此时有船来犯,我大清纵有百万精骑也莫能当。是以儿臣请开军工二校。由皇阿玛为山长,则军工两校学子皆为天子门生。军工两校,不拘满汉,凡旗人有志者皆可入学。军者习之以队列,交之以忠君报国。工者,以百业达者为师,精之枪炮。此乃百年之计,如皇阿玛应允,儿臣拟在台湾设一试点。若有成效,则在京城同之。乾隆三十四年六月初七!”

乾隆接到了途迪的信。一个人坐在宫中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途迪的意思,乾隆明白。

不管途迪说的再怎么好,但是乾隆知道,途迪这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亲信,自己的可用之人。

所谓学校,不过是如同同年同乡交谊之处。乾隆更看出来了。只要这个学校建成,不出十五年,则满朝中坚将尽入自己这个儿子之手。

三十年内,则自己儿子的意志将会贯穿朝堂。旧的八旗贵族,如果不加入,那么面临的就是一步步的淘汰。

这是一件大事。

其实乾隆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支持的话,那么十年内,这个学校并无大用。

但是,为什么不支持呢?

乾隆在心中反问自己。

自己不是打定主意传位给永琪?正大光明的后面,不是藏着写着途迪名字的传位诏书?

就算是十五年后,自己儿子的学生在朝堂中当上了四五品的官员。但是,自己能不能够活到那个年纪?

乾隆在心里面暗暗的问自己。

就算自己如同圣祖一般,在位六十年,自己能够超过康熙爷吗?

自己儿子的手下,需要压制三十年吗?

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

乾隆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笑容。

自己的这个儿子,怕不是真的想强爷胜祖吧!

莫名的,乾隆想起来了,六年前的夏天,那个拖着病体咬牙把他背出火场的身影。

目光之中,坚定了很多。

乾隆三十四年七月,途迪收到了乾隆的回信。和一个箱子。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