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安能辨我是假使(5K)(1 / 2)

众华商换好官袍和凉帽顶戴从船舱内鱼贯而出。

为首的潘正炜和伍元华是众华商中品级最高的,皆为从三品。

作为十三行行商翘楚的潘家和伍家,这两家在朝中所捐的官衔是最高的。

以伍家为例,已故的伍秉鉴捐的官是正三品,现在伍家的掌舵人伍尚荣尚荣为伍崇曜商名是正二品。

正二品也是广州诸行商中捐输获得的最高品级的官衔,只此一人。

按照大清的规制,伍尚荣是无法获得正二品官衔的,伍尚荣之所以能够获得正二品官衔,是因为道光皇帝认为他在鸦片战争的和谈中斡旋有功,一时龙心大悦,赏赐了伍尚荣正二品顶戴花翎。

除了伍家的掌舵人外,伍家子弟基本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身。

当然,为了获得这些官身,巩固本家的皇商地位,伍家前前后后通过送礼、捐输、报效等方式向朝廷输送了上千万两白银。

据《广州府志记载:计伍氏先后所助不下千万,捐输为省内冠。

潘家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不过并非潘家所有子弟的官身都是捐输得来的。

潘家很早就转型走仕途,中举的潘家子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中进士在朝廷供职的潘家子弟。

而伍家,功名最高者就是当今的伍家掌舵人伍尚荣,功名为举人。

但伍尚荣的举人功名是道光皇帝赏赐,和那些潘家子弟靠自己能力自己考取的举人功名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说潘正炜,潘正炜的举人功名就是自己考取的。

因而在清朝的士大夫圈子内,士大夫们对潘家的观感要好于伍家。

范德比尔特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清朝的官服,对大清朝奇特的官服充满了好奇,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潘正炜头上蓝宝石顶珠。

“大清国的官服真奇特。”范德比尔特对众华商说道,“先生们,欢迎来到纽约。”

他现在的心思全部都在铁路事业上,对梁耀这位合作伙伴要做什么并不关心。

纽约的港口非常热闹,纽约州当局也获悉了大清使团访美的消息。

此时的美利坚在列强中的地位十分尴尬,由于美利坚和英国的关系不好,加之远离欧陆,欧陆诸列强都没把美利坚当一回事。

有外国使团,还是大国的使团出访美利坚,美利坚当局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大清国主动访美,这在美利坚的政客们看来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欧陆列强将美利坚边缘化,而美利坚的国力日益增长,视自己为世界强国,非常渴望在外交上获得其它强国和大国的认可,遂而美利坚对面子看的特别重。

在美利坚东部,通晓英汉双语的人可是稀罕物,纽约州全州上下竟找不出一个能够胜任翻译的人。

最后还是隔壁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推荐了他们学校里的唯一一名大清国留学生容闳。

大清国派遣使团访美的消息让容闳这位在异国孤身求学的学子感到非常激动,只是在激动之余,容闳又觉得不可思议。

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国怎么会主动万里迢迢向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派遣出使团访问美利坚?

为了让大清国的使者看自己更顺眼一些,容闳甚至收起了平日穿着的西装,换上了长袍马褂赶到纽约港口等待使团的到来。

纽约的港口非常繁忙,虽然纽约市当局为了迎接大清国使团的到来已经让港口港务局提前做好准备,但船只的停靠和下锚还是费了一些时间。

船只停稳后,众人昂首阔步地走下船。

一路上负责护航的海军舰队在港口上海军部官员的授意下鸣放礼炮欢迎大清国的使团下船。

早在港口上等候的纽约步兵团军乐队开始奏乐欢迎大清国使团的到来。

在普法战争之前,法国陆军是很多国家的学习对象,美利坚也是其中的学习者。

纽约步兵团就深受法国陆军的影响,这一点从纽约步兵团的军服上便能窥见一二。

纽约步兵团的军服形制和法国陆军大同小异,比较明显的区别是纽约步兵团的士兵们所戴的沙科桶帽向前倾,更有“美利坚味”,已经有向南北战争时期哈迪帽演变的趋势。

由于美利坚特殊的国情,美利坚是一个比较注重特色和个性的国家,哪怕是最不需要个性的军队,美利坚的军队也能玩出花来。

各州的部队军服都不一样,南北战争爆发之初,在战场上可以看到法兰西、苏格兰、爱尔兰、波兰等等不同国家风格的军服。

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是联邦政府为了省钱,让军团的指挥官自行选择并采购军服以及军用物品。

梁耀的加利福尼亚步兵团军服也是自己设计的,随行押运黄金的三个连都是加利福尼亚步兵团的正规军。

加利福尼亚步兵团的士兵头戴普鲁士风格的尖顶钢盔,盔顶无尖刺,代之以空心铜球,步兵和骑兵的盔顶铜球在颜色上有所不同,步兵为绿色,骑兵为蓝色。

军服为黑色单排扣束腰上衣,步兵和骑兵上衣的区别在于排扣的颜色,步兵为黄色,骑兵则为白色。

上衣十分简洁,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普通士兵还是军士都没有穗带,袖口也只做简单地收拢以方便双手活动,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裤子方面步兵为灰色长裤,骑兵为灰色马裤,辅之以红色滚边,区别是步兵为一条滚边,骑兵为两条。

旗手们在船上整理好旗帜,随即在军官的整斥下走在前方,带着身后的士兵整齐划一地走下船。

美利坚的军队,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民兵志愿兵,一般都会带上两种旗帜,一种是美利坚国旗,另一种则是团旗。

在团旗方面,民兵团和志愿兵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一般是在州旗的基础上进行魔改。

而正规的常备团在团旗方面相对比较严格,底色为深蓝色,图桉基本上是代表美利坚的国鸟白头鹰白头海凋,上面附上军团的名称。

梁耀的加利福尼亚情况比较特殊一些,团旗虽然遵循陆军部的规定,沿用深蓝色作为团旗底色,但团旗图桉是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

因此加州人也喜欢称加利福尼亚步兵团为龙旗团。

大清国的来访使团,普鲁士风格装束的士兵先后走下船,这让围观的纽约市民们大开眼界。

纽约港上负责接待“大清访美使团”的是国务卿韦伯斯特。

至于美利坚的外交部长,美利坚没有外交部,何来外交部长之说。

不仅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以前倒是有过。

美利坚建国之初,《联邦条例规定:联邦国会可根据需要选拔对美国外交事务的委员会和人员。

根据这一条例,美利坚联邦国会于1780年成立了外交部,外交部这个部门几经波折,于1789年9月托马斯·杰斐逊从法国归来后,刚刚就任美利坚首任总统的华盛顿签署了一项法桉,将外交权转移给了国务院。

而美利坚国务院的首任国务卿由杰斐逊就任,可以说外交这把交椅就是专门为杰斐逊留的。

杰斐逊之后,美利坚的外交事务也是由国务卿负责,没有变更过。

现年69岁的韦伯斯特是美利坚政界的一棵常青树,自1832年步入政坛开始就活跃于美利坚政界。

韦伯斯特在美利坚政界威望不亚于已故的卡尔霍恩,和卡尔霍恩不同的是,韦伯斯特虽德高望重,但不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他的政治手腕和为人处世都十分灵活多变。

这也是为什么韦伯斯特能三度担任美利坚国务卿的原因。

由韦伯斯特出面迎接“大清访美使团”足见美利坚对“大清访美使团”的重视。

“韦伯斯特阁下,这位是大清国礼部尚书潘大人,兼管大清国外交。”

在和韦伯斯特做了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梁耀十分从容地向韦伯斯特介绍了潘正炜。

韦伯斯特虽三度担任美利坚国务卿,对外交事务已经非常娴熟。

但在韦伯斯特的国务卿任内主要是和欧陆诸国打交道,从来没有和大清国打过交道,韦伯斯特对礼部尚书这一陌生的官职并不了解。

听梁耀说这位大清国的使臣只是兼管外交事务,略微感到有些不满意,韦伯斯特眉头微皱,询问容闳和梁耀道。

“这礼部尚书在大清国的地位和权力大吗?”

容闳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向韦伯斯特解释礼部尚书这个官职。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