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裴晴写的皇皇巨著和恰到好处的时机(1 / 2)

“子书,帮我看看这本书写的怎么样,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说出来!”裴晴发过来一份文件,然后跑到叶子书的书房说道。

叶子书很疑惑地打开文件,扫了前面一段文字,原来是一本经济类书籍,作者自然是裴晴了。

“你怎么想着突然写这本书了?”叶子书笑着问道。

现在正是年尾,太极集团按理说事情挺多的,裴晴还有空写书,要么就是提前很久开始写,要么就是没怎么理会公司的事情。

“其实早就想要写一本经济类的书籍,系统性阐述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思路,统一国内经济方面的共识。

之前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借鉴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毕竟是舶来品。

每个国家其实都有各自的文化根基和民族特性,经济自然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和自身情况相结合,才能具有更好的成效。

如果只是照搬别人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么就丧失了自身文化根基,将自身像对方靠拢,被动或主动接受对方的思维和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输出经济思想,也是一种文化和经济殖民,只是由于过于隐晦,难以察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也能获得一些利益。

这很容易让人丧失在利益当中,而没有意识到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学并不是科学,不过是基于文化和民族根基的一种经济逻辑运行规律。

这种规律并不是永恒不变,实际是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自然科学属于两码事,这一点我在这本书里面也有详细的阐述。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经济体量非常庞大,如果再使用别人的经济思想和模式,并不一定就适用。

我们已经在经济上站在了世界的顶端,接下来如何发展,需要我们自己探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未来发展可能会前途未卜。

其次就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已经算是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独特特征,例如我们的经济现在不再是依赖传统的劳动力。

而是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如果沿用以前的经济学知识,很多问题并不能很好解决,需要一套与之匹配的经济哲学来分析。

最后就是统一思想,经济和文化永远是密不可分的存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文化,经济乃文化发展的土壤。

现在我们的经济这些年高速发展,但是文化和思想却并没有跟上,这很可能也会成为拖累经济继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这本书里面,我也详细阐述了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同时也阐述了接下来的文化发展和传统保持方面的建议。

写这本书很早就筹备了,只是之前自己的积累还不够,有些问题还没有想明白,没有形成逻辑自洽的完成体系。

真正动笔是从今年初开始,这已经是我修改的第12个版本了,自认为应该算得上是功德圆满,只是还不太确定,需要你给看看。”裴晴笑着说道。

经过裴晴这么一说,叶子书发现自己有点忽略这方面的问题,将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上,甚至去年都没有好好写一本书。

没想到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裴晴,竟然在管理企业的同时,还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并且着手行动起来,撰写了这本皇皇巨着。

叶子书扫了一眼,这本书的字数高达500万,在专业着作领域,算是非常厚的书籍了,阐述的内容根据目录来看,也是涉及面非常广。

这还是一本具有引领性的经济哲学书籍,并没有阐述具体的操作细节,就已经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可见裴晴在这上面花费了多少心思。

而作为朝夕相处的伙伴和情人,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只知道她除了工作,就是陪着母亲在图书室看书,以为她只是陪着母亲而已,怕她一个人看书孤单。

原来她的目标竟然是要写一本如此皇皇巨着,想要彻底奠定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引领我国文化和思想接下来的前进方向。

说实话,她的“野心”之大,叶子书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连他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思想领域的工作并不好做。

哪怕他有很多想法,有很多深刻的认识,但是想要让别人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思想的传播和落地,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绝对不是写几本书就能够改变的,因此他当时想的还是让社会自发的萌芽与经济匹配的思想,比他引导可能更好一些。

他没有做的事情,竟然被裴晴悄无声息给做了,先不管内容如何,这份心思和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很满意。

每逢重大变革的时候,都会诞生大量的思想家,都想要在前路迷雾的时候,向世人提供指路明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这次虽然不想历史上那样都是因为政治混乱导致的变革,但是却是经济前所未有变化的时刻,相比政治混乱的局面,更加隐晦和难以察觉。

这也是他没有看到市面上出现过有影响力的思想着作,大部分还是引入别人创造出来的概念,来强行解释本国的经济问题。

这种舍本逐末的拿来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将自己弄得四不像,让他看了都感觉烦闷。

本来期望能够再等一等,等大家发现以往的经济体系和思想无法在当前经济领域自圆其说,总该有人会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吧。

没想到裴晴很早之前就察觉到了变革的气息,所以才会早早就做准备,直到去年初,才会动笔写这本着作。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叶子书问道。

“实际上从93年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了,只是那时候的想法还比较模湖,总感觉世界将会变得不一样了,但又说不上来。

直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继出现之后,原来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意识到这个世界将会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比历史上任何变革都要来的大。

只是相比之下,并没有那么激烈,原因你也知道,就是我们相当克制,在行动上和利益追逐上都小心翼翼,避免产生大的动乱。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哪怕我们维持得相当好,但也要将事情讲清楚,而不是我们自己关门干。

这样哪怕我们做得再好,也有相当一部分不理解,这部分人反而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于国于民都不利。

但是想要对这些人启蒙,又不能片段化,那样将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当中,反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拖累,甚至反而产生思想混乱。

所以我想得就是,要么就不写,要么就是写了出来,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起码不用和有些人费口舌,只不过这样的要求极高。

幸好我使用了你发明的增强智商药,脑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前人的思想效率要高得多,理解也更加透彻。

看待以前不太明白的问题,现在也能更容易触及本质,整体思路的整理和逻辑上的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

不然想要写完这本书,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这里面可是有你莫大的功劳。”裴晴笑着说道。

裴晴能够对叶子书简单的问题说出这么多话,说明她对于完成这本书的编着,特别的兴奋,这是叶子书很少见到的场面。

不过他也能理解,从有模湖的想法到终于编撰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中间花费了八九年时间,一招完成,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很兴奋。

可以说,这本书是裴晴呕心沥血完成的着作,比叶子书几个小时就能写出来的书,内容深度和厚度绝对不一样,而且花费的心思也不可同日而语。

“你可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叶子书笑着说道。

“你可先别夸我,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是不是有问题,你的看过才能评价!”裴晴倒是很理智,没有被当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行,我接下来要仔细研读你这本书。”叶子书笑着说道。

聊完这个话题,裴晴就除了书房,叶子书也没有耽搁时间,开始研读裴晴的这本皇皇巨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独特见解。

这本书的开篇就是回顾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包裹国内和国外的,试图从经济角度来阐述事件的起因和必然性。

相比国内大多数人都是单纯从政治角度和个人利益角度来思考,从客观经济规律上看待这些问题,反而更加接近本质。

经济看上去好像不重要,实际上却是影响非常深刻,很多改朝换代都是因为经济问题,而不是表面上的政治问题。

所以裴晴前面花费不小的篇幅从经济角度来解释历史大事件,并不是水数字,而是具有必要性,裴晴又不是写网络,没有必要在非必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写这些内容,有两个方面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读者通过回顾历史大事件来适应这本书的内容节奏,转变读者的思维。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