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实在人(2 / 2)

没被录用的还有多少?

荒谬!

再说个相关趣事——

话说嘉靖末年,北直隶安肃县(徐水)有个老农叫陈虎,某天受钱代人服徭役。差事内容是去欢迎到访的太监。

结果,“以陈虎供具不时,被笞。”

陈虎回家后痛定思痛,悟出一个道理:太监真牛逼!

于是,“即阉其长子,得供奉内廷。”

事还没完。

某天,陈虎又受钱代人服徭役,然后又被打了。

“问贵客何人,云进士也。”

陈虎回家后痛定思痛,又悟出一个道理:进士真牛逼!

于是,他送次子去读书。

大儿子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难得官声还不错——“时颇称之”、“贤者”。

二儿子也真考上了进士,因不甘同流合污,仅仕至国子监博士。

如果,某天嘉靖皇帝把陈虎揍了……

陈虎又会发现太监和进士都靠不住,还是皇帝最牛逼,遂让三儿子造反……

可惜他就俩儿,那就只能把闺女送去当宫女,勒死那个狗日的。

后世有人得知此典故,经常用“这人好虎啊”来形容一个人很厉害。

事还没完。

陈虎长子做为太监无后,皇帝就让他侄子承伯父荫,那老汉现为金吾卫指挥使。李自成要是早点攻破京师,说不准也能凑个热闹打他一顿。

……

说完太监再看女人。

京城“妇女多于男子”。那边达官贵人多,收的女仆自然多。周边女人很多都跑京城找活儿了。

“京师妇人有五不善:馋也,懒也,刁也,银也,拙也。余见四方游宦取京师女为妾者,皆罄资斧以供口腹,敝精神以遂其欲。及归故里,则撒泼求离,父母兄弟群然嚣竞。求其勤俭干家,千百中不能得一二也。”

京城里的女人找不到正经活儿咋办?那就“倚门献笑,卖银为活”,“昌鸡多于良家”——

“近世风俗银靡,男女无耻。皇城外娼肆林立,笙歌杂沓。外城小民度日难者,往往勾引丐女数人,私设娼窝,谓之窑子。

室内天窗洞开,择向路边墙壁作小洞二三。丐女修容貌,果体居其中,口吟小词,并作种种银会之态。

屋外浮梁过其处,就小洞窥,情不自禁则叩门入。丐女辈果而前,择其可者投钱七文,便携手登床,历一时而出。”

因为昌鸡多的不像话,朱瞻基开展了次轰轰烈烈的大扫皇。

接下来他儿子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又扫了一次。哪能禁的住。

就算你禁了女人我还可以用男人,这也是男风盛行的一个原因。自然就有人顺势推出“南院”。

“侽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宋人道学,此风似少衰止。今复稍雄张矣,大率东南人较西北为甚也。今天下言娚色者,动以闽、广为口实,然从吴、越至燕云,未有不知此好者也。”

“今京师有小唱,专供士绅酒席,盖官伎既禁,不得不用之耳。其初皆浙之宁绍人,近日则半属临清矣,故有南北小唱之分。”

“衣冠格于文网,龙阳之禁,宽于狭邪;士庶困于阿堵、断袖之费,杀于缠头;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约,遂难偕于倚玉。此男宠之所以日盛也。”

概括说,找男不犯法;找女开销大;老婆不许找女人不管找男人。

到了万历年,男业发展其势之盛,直逼他们的女性对手。

顺便水一下绿帽子由来——

《元典章》:“娼鸡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③关羽就是穿绿袍裹青巾,大概是想说明二爷出自底层,未必是那个。“青”应该包括蓝、绿。

朱元璋:“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

明《五杂俎》:“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盖古赭衣之意。而今无矣,然里闬尚以‘绿头巾’相戏也。”

明《七修类稿》:“吴人称人妻有银者为绿头巾,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巾裹头,意人言拟之此也……今吴人骂人妻有银行者曰绿头巾,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内裹头,皆此意从来。”

《七修类稿》又说:“当时(唐朝)李封何必欲用绿巾?及见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娼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然后知其来已远,李封亦因是以辱之。”④唐代《封氏闻见记》: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着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僭违。

一下子把绿帽子考证到春秋时代了。

还有跳槽——

明人张存绅所著《雅俗稽言》中有“跳槽”一条:“今俗以宿娼无恒主谓之跳槽……”

冯梦龙所辑明代江南艳曲《挂枝儿》中,有两首《跳槽》小曲,其中唱道:

“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恨冤家瞒了我去偷情别调。”

“姊妹们苦劝我,权饶你这遭。谁想你到如今又把槽跳。”

这跳槽!

……

京城首善之地,可是——

“京师多乞丐,五城坊司所辖,不啻万人。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

“京师住宅既逼窄无余地,市上又多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

“时京城诸恶少凶徒,往往群聚,言内外文武大臣家积金银数百万,虏即近城,我等放火抢诸大臣家……”

那些团伙头子、成员不乏锦衣卫、三大营之辈。

前两年的已巳之变中——

“警逼近京师,而奸党尚自固营垒,全无为君国起念者。庸宰相任人穿鼻,仓皇失措。

戒严半月,不过老弱营军,鹄立风霜之中,日夜冻死百余人而已。不意积弛之弊,一至于此。

人情汹汹,南窜几半,独携家眷者不许出城。而士绅内眷,有扮男装者,有藏箱箎中者,往往为伺察所发觉。可叹可笑。”

我大明天子脚下都糟成这样,其他地方可知。

皇城根下官员多,“跑部钱进”自然也是一门生意。

早先高拱曾上疏说,他自行访获抓捕到王三聘等数人,这些人或冒充是高拱的外甥,或冒称是高拱的表侄,“诓骗人财,咸有证据”。

天启年间方震孺巡视北京南城,抓了一个绍兴人,对方吐了一连串同党——

陈双泉家、沈业家,假印文书各一箱,自州、县以至藩司,自抚、按以至部堂,其中的印文无所不备,而其印亦无所不假。甚至太仓空印之库,收南京空印之办,票多至300余张。

王九家,假长单一束、兵部原解印文一宗;董小江家,假文书一束、假印八颗,有县、卫、吏部、后军都督府之印。

外人想纳一官,参一缺,无需巡抚、巡按,也不需银库、铨部,只用这些假印文书便可全部办妥。而这些文书有一部分更是起自万历二十年,“父子相传,以为世业”。

几十年下来他们卖了多少真官假官?

明代有捐纳制度,就是花钱买官身。阔佬们往往只是想弄张皮来傍身,又不是真要出仕,所以即便是假的也不会露馅。

大明,烂了。

……

张老汉五十多岁了,李自成担心他遭不起颠沛流离。商议过后,送他两箱书三千银子,让他们三人返回江南,发展榼山党。

顺便让张养默给他老师王肯堂带句话——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另一头的龟奴们也没白来。

人手一册大统领新编《律吕精要》,加入五线谱、旋律、和声、节奏等内容,让老朱的十二平均律发扬光大;

精选出来的歌和曲子各送一首;女式“奇装异服”同样人人有份——都是得到邢秀娘肯定的样式。

你以为有钱人真的很快乐吗?

是的,他们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不论古今。所谓保守只存在于嘴皮上,“奇装异服”绝对是好东西。

不止富人,穷人也不保守。

《万历野获编》——

“古云粤中多蜮,因男女同川而浴,乃银气所生……余未之信。

一日与沈继山司马谈及。

沈云:余令番禺时初不知有此风,盖令居廨署,不及见耳。及谪戍神电卫(电白)闲居,每饭后群奴皆出,必暮而返,日日皆然。则痛笞之曰:“尔辈亦效权奸,欲弃掷我耶?”

然不悛如故。一日午饭罢,微伺之,则仆相率出城,因尾之同行。

至郭外近河滨,见老少男妇俱解衣入水,拍浮甚乐,弥望不绝。观者如堵,略不羞涩。

始知此曹宁受笞而必不肯守舍也。

余因问曰:自此后公将何法以处之?

沈曰:“从此以往,岂但不加箠楚而已。每遇饭饱,则我先群奴出门矣。”

(我在番禺县令任上被贬到电白,整天闲的慌。发现每天下午我的奴仆就全跑出去了,傍晚才回来。天天如此。为这事我还打过他们,可总也不改。有一次我偷偷尾随他们,到了城外河边,只见河里密密麻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拖光了在一块儿玩水。岸上围观的人很多,他们一点不害羞。我特么现在才明白,为啥那帮货就算挨打也要跑出来了。后来每天吃完饭,我比他们跑的还快。)

哪里保守了?

如果说他们是愚夫愚妇,那张岱还记过,城里有女人扮男装去男鸡院潇洒。

还有北京女人——

“都人好游,妇女尤甚……每每三五为群,解裙围松树团坐,藉草呼卢,虽车马杂沓过,不顾。”

坐下之前为啥要解裙子?不清楚。

“妇人善应对官府,男子则否。五城鞭喧闹,有原被干证,俱妇人而无一男子者。即有,妇人藏其夫男而身自当之。”

有事女人出头,男人躲背后。京城老爷们儿令人无语!

不瞎扯了,言归正传。

大统领的东西不白给。龟奴们都带着银子呢,最少三百两起步。江南小鸡来钱快,有新才艺傍身,几天就能赚回来。

有个名鸡这次送来三千银子,李自成特别传授了套爱俺思哦标准一条龙服务流程。应该不会水土不服吧?

刚送走江南客,沈一石又亲自押着货物到了。

三十几辆大车装满了裤衩、袜子、鞋、裹腿、肩章、绷带、秋衣裤、战术坎肩等等。

“棉大衣棉手套棉帽这些过冬物还要半个来月才能准备好,下一批发货。”

“你看着安排就行,尽量抓紧。”

“大统领,那个帆布真不错,结实耐用。能不能往外销?”

“随便卖,不是要紧东西。粮草收的怎么样?”

“实在本钱不厚,连先前大统领预留的销货款加上,共屯了三万多石。近来又拉了几个股东,只是他们也不敢投入太多。”

“这怪我。回头给你预支五万银子。顺便还有几车财货拉回去卖了。”

“多谢大统领体贴。”沈一石感动的不行。

“粮食不能只在山西收,北直隶那边也要去。敞开了收,能收多少要多少。”

一来革命军要吃,二是给饥民屯一些,三就是间接打击鞑子。

“对了,晋南粮不要收,给我留着。”革命军很快又要出山打土豪。

沈一石又说起打听了范永斗等人的底细。

他们现今都在宣府、张家口做买卖,皮毛、高粱、茶叶、铁器、布匹等,生意不大,也就五六万银子上下。

宣德年间张文筑军堡,且北面的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堡;又有说嘉靖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张家口是草原南下京津的交通要道,京师北大门。

同时也是跟蒙古贸易的重要关口,那边做买卖的财东们多数是山西人。

“南京罗缎铺、苏杭罗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等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马匹交易每年四五万。

没必要提前弄掉范永斗。就算没了他,只要通鞑仍然有钱赚,还会有层出不穷的李永斗王永斗。

五倍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利润绝对令人眼红,李自成都馋的想去找皇太极做生意。

沈一石这次还带来百十人,准备为革命军效力。

其中两个是本家子弟。

这说明人家沈小西儿真正上了“贼船”。毕竟以当前革命军实力,外人看来凶多吉少是大概率结局。

李自成很高兴,夸了他好半天。

最后把沈一石弄得不好意思了。

“大统领,我爹说您是实在人,让小的也说实话。其实,关外鞑子那边我也搭上关系了……”

[一起品小说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