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平叛(1 / 2)

最新网址:www.xs.l</p>"自古天下之君称帝,一国之君称王。今王上攘秦蜀之地,称王则实至名归;反观宋之君奄有天下、何以称帝宋帝徒有天子之名,偏安一隅,实为宋王、吴王。故而,秦王乃真秦王,宋帝乃假宋帝。”"昔春秋有秦国,并吞六国,车同轨、书同文,今王上志在吞并天下,以秦王之名谕告万民誓将'扫荡胡尘、天下一统理所当然;反观宋自太宗以降,倡'北伐"者皆为罪人,秦王以天下一统为己任,则举世皆知秦王已非宋臣。"

"只留天子之名于宋,而得立国之实,要谈分寸,这便是分寸。宋廷若肯依,便允他自称'天子'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若不肯依,那便是连虚名也不给它罢了。”一直谈到丑时三刻。

林子出了府署,上了马车,整个人依旧处在一种兴奋状态。

下意识往怀里一摸,他掏出半个馍馍,一边嚼着,一边回想,竟是忘了到最后李瑕是怎么说的、是否答应了自立。好像李瑕就是一幅平平静静的模样,然后夸赞了吴泽几句。"王上到底是何态度呢"

林子咀嚼着嘴里的馍,想着想着,忽然灵光一闪,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喃喃道∶“吴小郎君好聪明!”今夜,其实并不是召集谋士来商议办法。

自立这个办法很简单,从延州城回来的一路上,李瑕很可能便想明白该如何做了。所以问的是态度。需要有人劝进,需要有人表态。

杨果不需要表态,始终是站在李瑕的角度分析利弊。吴泽不分析,上来就是单刀直入地劝进,这就是表态说他聪明,因为他在开口之前就确定李瑕想要什么,以吴潜孙子的身份明确支持,甚至做第一个劝进之人杨果的几句提问,更是在帮助吴泽表明其坚决态度。

林子却是到此时才反应过来,竟然还一直在猜李瑕的心思。根本就不用猜。早就不是"自立与否"这个问题了,而是---谁支持、谁反对!!!

想明白这些,林子懊恼地把最后一块馍塞进嘴里用力嚼着,后悔方才在堂上没有更大声地请李瑕即秦王位不过再一转念,也没甚好懊恼的。

作为当年追随李瑕北上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态度哪还用说?不需要去刻意表现了。能想到的是,舆情司接下来该会很忙了。

三月初十这个夜里,驻扎在称归的宋军确实还不知晓北面之事。夔龙山下,宋军大营,主将的大帐之外燃着篝火。

火上支着锅,正烧着几条鱼,响着咕噜声,泛起香味。

鱼是士卒们在长江钓的当地铜鱼,鱼身呈古铜色,头小肉厚,肉质细嫩,异常鲜美。孙虎臣拿起筷子拨开一块鱼肉,还在看它熟了没熟,便听得对面的姜才嘟嚷了一句。“真要打?都是大宋将士,他们还在打蒙虏,我们却来打他们,哪有这道理?”

”若真按你说的,对面是大宋将士,便听调令由我们驻守重庆府,抽出兵力去打蒙虏,有何不可?“孙虎臣这般反问了一句之后,又道∶“他们守着夔门不肯放王师入蜀,不是叛逆又是何人?既然是叛逆,打便打了,有何理亏的?”

姜才一听,也觉得孙虎臣说的有道理,遂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又问道∶“那先打退了蒙虏,再除叛逆,不是更好”

孙虎臣夹着鱼,头也不抬,道∶“长江三峡你也见了,这地势,好打吗?”"不好打。"

“那不就是了,不趁这次,还有甚么机会能打?姜才道∶“也是。”孙虎臣夹了鱼到他碗里,道"当然,最好是李逆能够让出夔门。""他能让吗"

"该是可以。前阵子襄阳传来的消息,蒙军已攻破武关,想必李逆防守压力也大,这种时候要是再两线开战,他撑不住。”

姜才又问道∶“那若是李逆放弃关中、回防川蜀,岂不是把属于大宋的关中陇西又弄丢了’

孙虎臣放下筷子,端起酒饮了一口,道∶“今日,高长寿派人来谈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不愿与我们开战,须得请李瑕做主,又问若移交了夔州、万州,朝廷是否愿意出兵支援南阳。”"这便像是李让出涟、海两州,请朝廷出兵""是啊。"

姜才道“希望如此,免得我们同室操戈,教蒙虏占了便宜。”

加入书签